科研进展
视网膜研究团队在青光眼视觉损伤早期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1-15        浏览次数:199

  青光眼是全球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具有发病隐蔽,早期诊断困难,视觉损伤不可逆等特征,故也常被称作为“盗走光明的小偷”。即便如此,如果能够早发现和早干预,将能有效阻断或者延缓青光眼进展,患者也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用视力,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青光眼早期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一直都是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近期,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中峰教授和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吴继红教授,经过3年多的通力合作,在青光眼视觉损伤标志物的早期监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novel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detection of glaucoma biomarker GDF15 via an integrated BLI-ELASA strategy”为题在线发表在Biomaterials期刊上。

  精准检测生物标志物GDF15将有助于青光眼的风险筛查、早期诊断和进展评估。本研究以核酸适体作为特异性的分子识别工具,通过结合BLI技术优势和酶联核酸适体夹心试验(ELASA),研发了一种自动化,高通量和实时监测的BLI-ELASA生物传感平台。该平台在临床患者样品的检测验证中显示出了高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目前青光眼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转化应用工具。

  多年来由杨雄里院士领衔的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视网膜研究室和孙兴怀教授领衔的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青光眼学组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他们高度认为联合研究需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到基础研究中解决问题,再回到临床中进行转化和应用,从而造福我国眼病患者。该成果主要是由脑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高顺祥和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倩博士共同完成,吴继红教授和王中峰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和张江实验室等项目资助。



地址:上海东安路131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21-54237398邮编:200032  邮箱:sklmn@fudan.edu.cn
Copyright ©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Designed by   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