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质是智力的重要基础。人类的大脑皮质拥有160亿个神经元,而猩猩只有80亿神经元,非洲大象56亿神经元,猕猴17亿神经元,小鼠1400万神经元(图1)。人们形象地将哺乳动物的大脑皮质比喻成计算机的CPU(中央处理器),而神经元就像CPU的基本单元。
图1:灵长类物种脑容量演化历程以及此过程中基因组上的变化。大脑图像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张国捷课题组和吴东东课题组合作供图)。
那么,人类这 160亿个大脑皮质神经元是如何发育生长出来的呢?在哺乳动物2亿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元又是如何逐渐增加的呢?这是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来自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附属中山医院的杨振纲团队,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2024)《蛋白质和细胞》(Protein & Cell, 2024,封面照片)发表文章,揭示了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不断增加的机制。
图2:在哺乳动物大脑皮质发育和进化的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增强BMP7基因的表达,从而加强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能力,延长神经干细胞产生神经元的时间。这一过程受到了FGF-ERK信号通路的调控。最终,超过95%的人类大脑皮质的神经干细胞表达了BMP7基因(相比之下,小鼠大脑皮质的神经干细胞只有10%左右表达BMP7基因),这使得在陆生哺乳动物王国中,人类大脑皮质产生神经元的时间最长。
杨振纲团队发现,在系演化过程中,由于FGF-ERK通路在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中随着进化越来越强,哺乳动物大脑皮质的神经干细胞越来越多地表达BMP7基因。BMP7的功能是加强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和显著延长神经元产生的时间,并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产生。最终在种系演化过程中,人类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获得了高表达BMP7基因的能力,因此也就具有了长时间产生神经元的能力(图2)。BMP7基因杂合子突变的儿童普遍都有小头畸形也支持BMP7高表达是人类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大的重要原因。
杨振纲团队进一步利用模式动物小鼠,通过基因敲除或者基因过表达的实验方法,研究者发现FGF-ERK信号通路越强,神经干细胞数量就越多,FGF-ERK信号通路还诱导BMP7基因表达,BMP7促进GLI3R的形成,GLI3R抑制SHH通路,而SHH通路在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中是抑制ERK通路的。因此,ERK越强,导致BMP7和GLI3R就越强,从而导致SHH通路就越弱,进而SHH对ERK的抑制就越弱,这样ERK-BMP7-GLI3R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正向循环)。进一步讲,大脑皮质越大, SHH信号在大脑皮质中就越弱,从而导致ERK-BMP7-GLI3R信号通路就越来越强。这样,大脑皮质中FGF-ERK-BMP7-GLI3R信号通路随着大脑皮质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增强,呈现一个正反馈的形式(正向循环,图3),这个发现解释了,从小鼠、雪貂、猕猴、猩猩到人类,随着进化,不同物种的大脑皮质的神经干细胞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杨振纲团队的这些结果显示人类大脑皮质包含更多的神经元,提示人类大脑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可能是人类智力高于动物智力的原因之一。
图3:FGF-ERK信号通路和SHH信号通路在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中相互抑制。(A)在大脑刚刚开始发育的时候,以小鼠为例,端脑前端的RPC表达FGF8/17/18,FGF从前向后扩散,形成了一个梯度。另一个分子SHH主要在端脑的腹侧表达,从腹侧向背侧扩散,也形成了一个梯度。(B)以人类大脑皮质发育为例,FGF-ERK信号通路诱导BMP7基因表达,BMP7促进GLI3R的形成,GLI3R抑制SHH通路,而SHH通路抑制ERK。ERK越强,导致BMP7和GLI3R就越强,从而导致SHH通路就越弱,SHH对ERK的抑制就越弱,这样ERK-BMP7-GLI3R-SHH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正向循环)。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孙梦鸽和高燕京为《PNAS, 2024》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后李珍美玉和刘国平为《Protein & Cell, 2024》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其它作者包括:杨霖、许哲军、张壮志、蒋欣、李晓甦、郭荣亮、苏姊豪、和尤燕。杨振纲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STI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和张江实验室等基金的资助。
论文信息
(1)https://doi.org/10.1073/pnas.2314802121
(2)https://doi.org/10.1093/procel/pwad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