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马兰教授课题组对恐惧记忆形成机制有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0-01-07        浏览次数:222

       经近3年研究,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研究组发现,脑内的一种蛋白质β抑制因子参与了“恐惧记忆”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β抑制因子作为神经信号分子在脑内有重要作用,它在记忆形成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参与恐惧记忆的“恐怖分子”。该成果有助于阐明人的大脑是如何处理恐惧信息,并通过何种途径建立起对恐惧事件的牢固记忆,给人类因事故、战争或灾难性心理创伤造成的精神障碍等应激综合症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希望。

       近日,该成果已刊登在2009年12月2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后即被著名《自然》杂志《自然中国》网站列为“研究亮点”,并以“神经科学:恐惧因子”为题作了详细报道。

       记忆是发生在大脑内的一种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长期以来,科学家都在思考“记忆是如何形成并长久保持的”这一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研究发现,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记忆的获得、保持、巩固和再巩固等几个按顺序发展的关键环节,神经科学家还发现,记忆的形成需要脑内多个区域的协作,而不同类型记忆的形成则涉及大脑的不同部位,如人们对空间位置的记忆与脑海马结构有关,而害怕等情感性的记忆的形成则受到大脑中的杏仁核复合体的控制。人们对所经历的可能危及生命和生存的伤害性刺激会产生恐惧,对令人恐惧事件的记忆尤为深刻,可能终生难忘,故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说。

      “可怕的经历”究竟会引起脑细胞的哪些改变?这些变化和脑杏仁核复合体又是如何参与对恐惧事件的记忆的?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马兰教授指导李玉婷、李浩洪、刘星等研究生对老鼠进行了“恐惧记忆”的研究。他们在播放一段声音的同时对小鼠进行电击;之后,给老鼠再次播放同样的声音但不再施加电击,观察老鼠是否对这段声音产生了恐惧记忆。正常实验小鼠会对这段声音产生恐惧。可是,缺失了β抑制因子基因的小鼠却难以对相同声音产生恐惧,即便进行更多次的播放声音同时伴随电击的训练后,没有β抑制因子的老鼠形成了对这种声音的恐惧记忆,但也会比正常的老鼠更快地忘记。李玉婷、李浩洪、刘星等的实验结果显示,在老鼠感到害怕的时候,掌控大脑情感的杏仁核复合体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环磷酸腺苷分子,这些参与记忆的“第二信使”的释放,能激活蛋白激酶A并促使杏仁核复合体区域的β抑制因子快速地转移到神经突触膜上,“招募”环磷酸腺苷水解酶PDE4,从而使蛋白激酶A在神经突触保持适当的浓度。也就是说,β抑制因子是反馈调节环磷酸腺苷分子和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如果缺乏β抑制因子,老鼠受惊吓时脑杏仁核复合体的神经信号通路就会过度激活,恐惧记忆就无法形成。

       马兰研究组的上述研究表明,恐惧能够选择性地激活脑杏仁复合体区域的蛋白激酶A和β抑制因子,β抑制因子对蛋白激酶A神经信号通路的调节,对恐惧记忆形成有关键作用。

       另悉,马兰研究组多年来一直从事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2005年曾发现β抑制因子在传递神经受体信号中的新功能,论文发表在生命科学顶级学术刊物《细胞》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马兰教授原文链接:

美国科学院院刊:

http://www.pnas.org/content/106/51/21918.full

自然中国:

http://www.nature.com/nchina/archive/neuroscience/subject_nchina_s10_2009.html

http://www.nature.com/nchina/2009/091216/full/nchina.2009.238.html

地址:上海东安路131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21-54237398邮编:200032  邮箱:sklmn@fudan.edu.cn
Copyright ©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Designed by   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