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兰教授领衔的“精神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创新研究群体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实施情况考核评估,成为我校第一个获得第三轮共计9年期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
该群体是依托于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和长期合作研究中自然形成的神经科学创新研究群体。自2008年首次获资助以来,围绕“精神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研究方向,从记忆相关神经环路发育、记忆和神经突触重塑的信号通路、精神药物成瘾相关记忆的分子和神机制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国际领先的重要研究进展。第一轮资助期间(2009-2011年)在PNAS、J Cell Biol、J Neurosci 等SCI 刊物发表文章37 篇,被评为优秀并获第二轮资助。第二轮资助期间(2012-2014 年),群体在Nature、Nat Neurosci、J Neurosci 等刊物发表SCI 论文和综述59 篇(平均IF 为5.258),申请发明专利1 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 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27名,硕士18 名。吸收6名海外引进年轻人才加入团队,其中1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 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获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依托创新研究群体的支持,经过6年的磨合,该群体建设了多光子神经显微成像、活体实时成像和虚拟现实技术平台,转基因动物资源库和行为测试平台,从海外引进年轻PI 6人,基本实现了学术骨干的新老交替,目前已经集聚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神经环路发育和记忆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在国际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在部分方向上具有引领国际前沿的实力和水平。在未来三年里,将继续在药物成瘾记忆的形成机制和消除策略、记忆形成及消除的神经环路及分子机制两个研究方向上不断凝聚科学问题,发挥群体优势,合作攻关,力争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工作。
创新群体项目旨在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资助期满后,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提出延续资助申请,实行3+3+3的资助方式(2014年起改为6+3),只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群体能进入9年期资助,该群体是我校第一个获得9年期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