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复旦大学作为依托单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领衔。该项目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迄今为止在眼科学领域核批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近8年来复旦医科研究团队牵头申请并获批的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一。
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副主任孙瑞娟,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医学规划与科研办公室主任孙逊,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兄弟高校的7位项目指导专家,参加了在上海医学院举行的项目启动会。杨雄里院士及4个子课题负责人对项目的主要目标、实施计划、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汇报。
桂永浩表示,复旦在神经性视觉损伤和修复相关研究方面有基础、有资源、有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6年11月,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成立了眼科研究院,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结合,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他强调,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复旦将为“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重大项目提供人力、空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促进我国医学和神经科学发展、惠及民众健康而不懈努力。
孙瑞娟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健康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期待5年后,杨雄里院士领衔的“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重大项目在眼科学和视觉神经科学领域,能够产生由中国提出、引领世界的学说和理论,为转化医学作出引领性的贡献,进而为国计民生和民众健康作出医学界应有的贡献。
双眼是“心灵的窗口”,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感觉,视觉损伤和失明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视觉损伤在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疾患中名列第三(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危及全球约1.6亿人口。我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法定意义上的盲人,占全世界盲人总数的18%,如不加以合理的干预、控制,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增加。目前已知,视觉损伤和眼盲的起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神经性的,即可归结于视觉通路的神经性损伤。
以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病)等为代表的神经性致盲眼病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以及视觉神经通路任何环节的病变,均会引起复杂的、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极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阐明神经性视觉损伤的内在机制,研究其恢复策略,具有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这也是对科学家、临床医生们的严峻挑战。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前瞻性地设立了与神经性视觉损伤相关的重大项目,以期在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研究领域,完善并发展神经性视觉损伤和修复调控机制理论,提出保护和重建视功能的眼病治疗新策略。同年11月,杨雄里院士领衔的项目获批,预算总额1471万元。
据杨雄里院士介绍,项目团队将围绕几种代表性神经性视觉损伤疾病,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的深入研究,对神经性视觉损伤机制及遗传、微环境影响提出创新认识,初步实现损伤光感受器的重建,并对相关疾病提出新的诊治策略。在学术思路方面,项目研究主题决定了其研究内容是从临床凝炼科学问题,经过多层次研究,然后再回归临床,这一过程要求临床医学工作者与基础科学工作者联手,既突出重点,又发挥优势,还要充分考虑到疾病发生的多因素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强调运用多学科技术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同时,该项目具有鲜明的创新和特色,即各子课题均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围绕项目主题从不同侧面凝炼前沿科学问题,从而对主题提供完整的、创新性的认识。
项目四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在汇报时指出,各课题将分别从光信号通路重要神经元损伤的关键调控机制、视网膜局部微环境稳态与神经性视觉损伤机制、湿性AMD血管异常增生与神经性视觉损伤及修复的机制、视网膜光感受器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采用创新性、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多学科技术,探索相关严重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神经性致盲眼病的机制和修复举措。
启动会上,项目指导专家各抒己见,对研究内容的交叉融合、研究队伍在未来的分工和整合等全局性问题,以及动物泪液提取、疾病模型中谷氨酸转运体的工作机制等细节性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