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和《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公众开放活动的通知》的号召,弘扬科学家精神,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在2023年6月1日儿童节之际,面向少年儿童举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小学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实验室,进行了一场脑科学探索之旅,度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六一”儿童节。
本次活动由“参观小动物核磁平台”“小鼠脑片标本制作与显微观察”“热痛阈值测试,触觉诱发瘙痒体验”“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在小鼠捕食行为中的作用”“观察荧光标记的活体线虫神经系统”等多个项目组成。在实验室副主任姜民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来到小动物核磁平台进行参观。姜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磁共振平台的基本建设情况。该平台装备了我国联影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在性能上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可以用来实时测定小动物脑功能活动,在脑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姜老师鼓励各位同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技自立自强远大志向,长大后以科研报国,研发出更多“中国制”的高端设备。
随后,同学们换上实验服,变身“小小科学家”,结成5人一组的小队开始实验体验。在邰一琳研究员神经微环路的发育与功能课题组,同学们学习了对小鼠脑进行振动切片,然后在课题组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小心翼翼地带着脑切片来到前沿中心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学习制作小鼠脑片显微观测标本,并使用荧光显微镜对亲手制作的小鼠脑片进行观察,了解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形态。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神经元,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兴奋和激动,纷纷感叹大脑的神奇。
第二项实验内容是体验机械瘙痒和学习如何对热痛阈值进行测试。韩清见研究员课题组准备了纤维丝和热辐射测痛仪,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热情高涨,相继感受了机械瘙痒并测试了自己的热痛阈值。大家还在测试过程中争相比试谁的忍耐力更厉害,对测试原理表现出浓厚兴趣。
接着,同学们观摩了探索视网膜神经细胞在小鼠捕食行为中作用的实验。杨雄里院士课题组的志愿者演示了如何研究小鼠捕食蟋蟀的全过程,并细心讲解了实验设计思路以及视网膜细胞在其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认真思考,踊跃提问,例如“如何判断小鼠的公母?”“什么是基因敲除?”“做完实验后你们会怎么处理小鼠?”等,均得到了课题组志愿者的耐心解答。观察结束后,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一只小蟋蟀作为纪念。
最后一项实验体验是观察活体秀丽线虫以及荧光标记的神经系统。王丹丹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解了线虫的生理结构和科学应用,大家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秀丽线虫的运动现象,还对比不同种类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差异,好奇地提出了 “神经细胞为什么需要长出很长的突起?”“人和线虫的神经细胞长的一样吗”等问题。通过王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科学实验、神经细胞有了更加具体、深刻的认识。
半天的开放日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圆满落下帷幕。姜民副主任代表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向各位小科学家赠送了小鼠卡通U盘作为活动纪念,再次祝各位同学儿童节快乐,学业进步。本次开放日活动集趣味性、互动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激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播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不断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培育未来科学家贡献力量。